中影人教育表演中心

表演专业考官最讨厌的朗诵腔调

       咱们表演艺考这关,朗诵可是考官考察咱们声台形表基本功的重要环节!想要在考场上脱颖而出,得先搞明白什么样的朗诵能让考官眼前一亮,更得知道哪些“翻车现场”是考官看了直摇头的。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,跟大家唠唠表演艺考朗诵那些事儿!
 
       先说朗诵技巧,其实核心就一个词——真实。很多同学觉得朗诵就得字正腔圆、抑扬顿挫,这可就大错特错了!考官想看的是你用声音塑造角色、传递情感的能力,不是听一场标准的朗诵比赛。比如考场上选《哈姆雷特》独白,别一开口就扯着嗓子喊“生存还是毁灭”,好像要让整栋楼都听见似的。你得想想,哈姆雷特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说出这句话的?他迷茫、痛苦、纠结,那你的声音就得带着这种情绪,轻声呢喃、气息不稳,甚至偶尔哽咽,这样才能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。

 

       还有选稿件也有讲究。别老盯着《将进酒》《海燕》这些被读烂的稿子,考官一天听几十遍,耳朵都起茧子了。不如试试小众但有张力的现代诗,像余秀华的《我爱你》,里面那种浓烈又克制的情感,特别适合展现细腻的表演功底。要是喜欢散文,李娟的《羊道》片段就很棒,文字里带着草原的气息和生活的烟火气,读好了能让考官眼前浮现出画面。
 
       朗诵的时候,声音的运用也很关键。别总想着用那种“播音腔”,字正腔圆到像机器人。要学会根据内容调整音色和语气。比如读一段恐怖故事,声音可以压得低低的,气声多一点,营造出阴森的氛围;读欢快的片段,声音就明亮清脆些,带着笑意。而且,重音的处理不能太刻意,不是把每个关键词都加重就是好的。像“我曾经以为,我们会永远在一起”这句话,重点不一定在“永远”,如果你想强调过去的天真,重音放在“曾经”反而更有味道。
 
       再说说肢体语言,很多同学朗诵时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,要不僵在那儿,要不乱动。其实肢体语言是为朗诵内容服务的。比如读到“我伸出手,想要抓住那缕阳光”,你的手就自然地伸出去,动作不用太大,但要真实、流畅,就像真的在抓阳光一样。眼神也别乱飘,看着考官,就像在跟他们分享一个秘密,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专注和投入。
 
       说完技巧,咱们再来聊聊考官最讨厌的朗诵腔调。首当其冲的就是“朗诵腔”。什么是朗诵腔?就是那种字正腔圆到夸张,语调抑扬顿挫像在唱戏的感觉。比如读“春天来了”,非得把“春”字拖得老长,“天”字又突然拔高,最后“来了”还得拐个弯。这种腔调在舞台朗诵表演里可能合适,但在表演艺考中,考官要的是生活化、真实感,你这么一搞,瞬间就把角色和情感都架空了。
 
       还有“悲情腔”也特别踩雷。有些同学觉得朗诵就得哭天抢地,才能体现自己有感情。读个失恋的片段,从第一句就开始哭腔,声音抖得不成样子,鼻涕眼泪一大把。考官又不是来看苦情戏的,过度渲染悲情只会让人觉得你在刻意表演,没有真正理解角色的情感层次。其实真正的悲伤,可能是平静的叙述中突然的哽咽,是欲言又止的沉默,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更有感染力。

 

       “拿腔拿调”也是大忌。有些同学学了点播音技巧,就不管什么稿件都往上套。读小说片段,非要用新闻联播的语气;读诗歌,又像在念绕口令。记住,表演艺考不是播音考试,考官更看重你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能力,而不是你的发音有多标准、语调有多华丽。
 
       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,就是“背书式朗诵”。很多同学为了保险,选一篇特别熟悉的稿子,结果背得太顺了,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就说完了。没有停顿,没有情感起伏,完全就是在机械地背课文。考官想听的是你对文字的二次创作,不是听你展示记忆力。所以哪怕是很熟悉的稿子,也要重新去挖掘里面的情感点,每一次朗诵都当成第一次,带着新鲜感和探索欲。
 
       另外,“无病呻吟式朗诵”也很让人反感。有些同学选的稿件主题特别宏大,什么家国情怀、宇宙人生,但自己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,就空喊口号。比如读爱国主题的文章,扯着嗓子喊“我爱我的祖国”,却没有任何具体的情感支撑,声音再大也只是空洞的呐喊。不如选一个小切口,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,讲述一个和祖国相关的小故事,这样反而更真实动人。
 
       最后,千万别在朗诵时“炫技”。有些同学学了点发声技巧,就总想在考场上秀一把,一会儿用胸腔共鸣,一会儿用头腔共鸣,一会儿又来个花腔转音。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,不是用来炫的。如果技巧让你的朗诵变得不自然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 
表演艺考的朗诵环节,核心就是用真实的情感、自然的表达去打动考官。避开那些让人反感的朗诵腔调,选对稿件,掌握好技巧,把自己融入到文字中,让每一个字都带着你的温度和理解。相信这样的朗诵,一定能让考官记住你!

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万分感谢!

客服热线24小时为您服务

400-860-8997
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表演艺考交流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