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影人教育表演中心

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有多难?

      作为一名中影人教育的老师,我常常听到学生们对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课程既向往又畏惧。这门课被誉为“音乐生的终极挑战”,因为它不仅仅考察音准和节奏,更是对音乐感知力、记忆力与心理素质的全面考验。在多年的教学中,我见证了学生们从“崩溃”到“突破”的成长历程,也深刻体会到这门课的难度与价值。

      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,难在它的全面性与高要求。它不仅仅考察学生能否准确地唱出旋律,更注重他们对音乐语言的深度理解。比如,视唱部分不仅要求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,还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出音乐的情感与风格。而练耳部分,则是对听觉的极限挑战——从单音、音程到复杂的和弦进行,再到多声部的听辨,每一项都要求学生具备极高的敏锐度。



      在一次模拟考试中,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耳题:  
题目:听辨一段四声部的合唱片段,写出每个声部的旋律线,并标注和声功能。这段音乐的速度极快,声部之间的交织复杂,稍不留神就会混淆。更让人头疼的是,和声功能的分析需要对调式、和弦关系有深刻的理解。
 
      这道题让学生们意识到,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,不仅仅是“听”和“唱”,更是对音乐理论的深度运用。它要求学生在瞬间捕捉到音乐的每一个细节,并将其转化为理性的分析。  

      视唱部分的难度同样不容小觑。在一次训练中,我让学生们练习了一首现代风格的无调性旋律, 音程跳跃大,节奏复杂,没有明显的调性感。不仅要准确地唱出音符,还要通过音色、力度和速度的变化,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张力。 这种训练让学生们明白,视唱不仅仅是“唱准”,更是对音乐情感的深度挖掘。它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音乐表现力,能够在瞬间将乐谱转化为有生命的声音。  



    除了专业技能的考验,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还对心理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在一次模拟考试中,一位学生因为紧张,漏听了一个关键的和弦,导致整道题失分。这让我意识到,视唱练耳不仅是对听觉的考验,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挑战。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,如何快速调整状态,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来提升的能力。  

刚开始接触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时,许多学生几乎每天都在崩溃边缘。音程听不准,节奏抓不住,和弦分析更是让他们头疼不已。但在我的指导下,他们逐渐找到了方法:  
1.分步训练: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目标,比如先听单音,再听音程,最后听和弦。  
2.多感官结合:通过手打节拍、脚踩拍子,强化对节奏的感知。  
3.情感投入:在视唱时,尝试将自己代入音乐的情境中,用情感带动声音的表达。  



      慢慢地,学生们开始从“崩溃”走向“突破”。虽然距离中央音乐学院的要求还有差距,但他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进步,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音乐梦想。  视唱练耳,一场对音乐灵魂的探索  。

      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,难在它的全面性与高要求,但它也让学生们明白,音乐不仅仅是一门技术,更是一种对灵魂的探索。每一次听辨,每一次视唱,都是一次与音乐的深度对话。  

      作为一名中影人教育的老师,我深知这条路并不容易,但正是这些挑战,让学生们更加热爱音乐,也更加珍惜每一次进步的机会。愿所有和我一样热爱音乐的教育者,都能帮助学生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,用音乐点亮生命的光芒。

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万分感谢!

客服热线24小时为您服务

400-860-8997
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表演艺考交流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