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影人教育表演中心

声乐理论基础知识:歌唱器官的生理构造

  声音是由物体动产生的,但物体的振动必须是在外力的作用之下,我们在说话或唱歌时,用手触摸咽喉部,也会感到有轻微的振动,而振动的外力就来源于气息。气息冲击声带,产生音波,音波所到腔口密、等产生共鸣,扩大音响,随着口腔中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变化,就产生了千变万化的广音。因此说好一个字,唱好一个音,是一个复杂、精密的过程。如果说气流神击声带,产生音波,是一个“发音”的阶段,那么当音波进入共鸣腔,结合咬字、吐字进行音色的修饰、音域的拓展、音响的调剂与音长的变化时就进入了“发声”阶段。了解了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,才可以按照科学的发声原理将所有的发声器言,调配组合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歌唱状态下的“乐器”。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:呼吸器官、发声器官、共鸣器官和出字器官。

  歌唱器官的生理构造

  1. 呼吸器官

  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、咽、喉、支气管、肺、胸部及膈肌、腹肌等有关肌肉。

  呼吸器官是动力器宫,因为呼吸的气流是人们说话、歌唱发音的原动力。为了适应舞台言,尤其是歌唱发声的需要,就必领对呼吸进行科学、有效的训练。呼吸的训练与声音的表现密切相关,声带的振动、共鸣的发挥、声音的变化、情感的表达等全都与呼吸的技巧、气息的控制息息相关。

  肺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。在呼吸过程中,肺本身不会扩张和收缩,它依靠胸廓和呼吸肌(肋间肌、膈肌)和腹肌的扩张与收缩来完成气体的交换功能。

  肺的下面即第五对肋骨处是膈肌,它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,是一个大片横向结实而有弹性的肌肉组织,将胸腔和腹腔分割为上下两部分,也称横膈膜。

  横膈膜是重要的呼吸肌,吸气时下降,扩大胸腔的容积,以助吸气;呼气时舒张上升恢复原位,缩小胸腔的容积,以助呼气。呼出的气息,就是歌唱时的原动力。一首歌曲的起、承、转、合与抑、扬、顿、挫,都离不开气息的周密安排,在依字行腔的过程里,气息的运用需要达到游刃有余、流畅贯通的境地。

  2、发声器官

  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喉头、会厌、声带等。

  喉头,通常也称喉结,是一个重要的发声体,也是下方气道(肺和器官)与上方气道(咽腔和鼻)的连接环节,喉头实际上是由软骨和瓶肉组成的,这里的软骨与周围肌肉由韧带连接着。

  会厌在舌根和喉咙口之间,它是喉头的大门,起着开关的作用。当人体吞咽食物时,会厌会盖喉咙口,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危害呼吸器官歌唱时,会厌软骨能树立起来,使喉咙保持打开状态,让声音顺利地通过咽喉,从而形成共鸣管。

 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,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对称、坚实而有弹性的韧带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。吸气时两声带分离,声门开启,吸入气息;发声时,两声带靠拢闭合发出声音。在呼吸配合下,能调整声带的长度、厚度和张力,使声音产生高、低、强、弱等不同的变化。

  3、共鸣器官

共鸣器官

  人体的共鸣器官包括胸腔,喉腔、口腔、咽腔、鼻腔、鼻窦等。

  歌唱时,依靠人体的胸腔、头腔和喉、咽、口腔三大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,来扩大和润色声音。

  头腔包括鼻腔和窦(鼻窦、额窦、蝶窦等)都有各自的空隙,它们都是不变的共鸣腔。

  鼻腔是声音进入头腔的必经通道。因此人们感冒时,鼻腔内的血管充血,引起鼻塞,会影响到鼻腔的共鸣。

  咽、喉、口腔是可变的共鸣腔。这是由于喉头和嘴唇腔体可做各种变化,如舌位的变化,口前后、大小的变化等等,它们是歌唱状态下最活跃的共鸣腔体。

  胸腔是不变的共鸣腔,包括气管、支气管和肺。在演唱较低的音区时,就会感觉到人体部的振动。

  歌唱时要求三种共鸣协调作用,达到以口腔共吗为主的混合共鸣效果。

  4、出字器官

出字器官

  出字器官主要指的是口腔,它不仪是共鸣器宫,而且是吐字器官。人们的语言之所以千变万化,主要靠口腔内的唇、舌、齿、牙、喉等不同部位的活动及口的开合、大小、圆扁等变化形成。口腔中与咬字、吐字相关的部位必须分辨清楚,因为不同的字音是用不同的部位或共鸣腔形状的改变形成的,所以只有明确正确的发音部位,才可以抓住字音的主要特点,形成规范、准确的条件反射,使发音清晰、准确、自如。

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课堂

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万分感谢!

客服热线24小时为您服务

400-860-8997
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表演艺考交流圈